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八年级3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8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8

1.综合题(共4题)

1.
材料论述。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土地改革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
小亮在研究性学习时,发现当年《红卫兵之哥》歌词:“我们红卫兵,革命战旗红……文化大革命,神州风雷动。毛主席挥手我前进,霹雳震长空。打倒刘少奇,砸烂封资修!”你认为歌词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材料一是***什么时候说的?反映了什么问题?
(2)针对材料一的困难,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我国第一辆载重汽车;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我国第一个机床制造厂……
(3)材料二是什么时候取得的成就?当时我国优先发展什么工业?
(4)我们今天的建设更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请举一个例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学习中,小明觉得自己家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肥猪也没有大象那么大,为什么书中说水稻高耸入云、肥猪赛大象?这究竟是不是事实?
请问:
(1)“水稻高耸入云、肥猪赛大象”的情况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
材料二:在这场运动的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了人民公社,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
(2)材料二中,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24题)

5.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土地归集体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6.
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的特色,这在人们的姓名中也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3年,取名文革
7.
一首老歌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胜利B.开国大典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8.
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
①邱少云   ②王进喜   ③黄继光    ④雷锋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
在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时期,假如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B.地主阶级已一无所有
C.农民分到农具和牲口D.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10.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下列哪一文献直接相关(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共“八大”决议
11.
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2.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高唱这首战歌的军队,他们要奔赴的前线是(  )
A.朝鲜B.中国东北C.中苏边境地带  D.台湾海峡
13.
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新疆和平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
C.青海和平解放
D.云南和平解放
14.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15.
来北京谈判的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是(  )
A.阿沛·阿旺晋美B.周恩来C.十世班禅D.十世达赖
16.
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是指(  )
A.日本B.越南C.韩国D.美国
17.
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名为《永恒》的诗,是写给谁的? (  )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董存瑞 D. 刘胡兰
19.
下图反映的内容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从中不可能读到的信息是

A. 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地主的土地
B. 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C.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关心土地问题
C. 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
20.

下列观点中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合的有(   )

①“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②“经济要上,人口要降”

③“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④“但留方寸土,传与子孙耕”

⑤先污染,后治理

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21.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西藏和平解放
22.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花生的产量(如下图所示),出现这样报道的原因是(  )
A.“大跃进”时期农村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
B.《人民日报》凭空虚构。
C.当地群众弄虚作假。
D.当时“浮夸风”盛行。
23.
宣传标语可以反映时代的主要特色,文革时期,最有可能出现的宣传标语是(  )
A.以阶级斗争为纲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发展才是硬道理
24.
下列建设成就中,不是“一五”期间取得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B.大庆油田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D.沈阳第一机床厂
25.
下表中的数据说明了(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有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6.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
①由上海蔓延至全国的“一月风暴” 
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 
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27.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选指的是 ( )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8.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成为当时全国人民楷模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