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歌曲中见证历史)
材料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中唱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材料一中的歌曲唱出了我们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图,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材料二中唱到的“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春天”的喻义是什么?“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
材料三:《走进新时代》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已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3)材料三中唱到的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高举旗帜”是指哪面旗帜?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是谁?
材料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中唱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材料一中的歌曲唱出了我们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图,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材料二中唱到的“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春天”的喻义是什么?“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
材料三:《走进新时代》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已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3)材料三中唱到的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高举旗帜”是指哪面旗帜?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是谁?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如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我国建国初期怎样的工业现状?政府为此制定了什么规划?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的图一判断《一定超过英国》一书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二和图三分别反映了当时错误思想的哪一标志?
(4)三则材料可以给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如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我国建国初期怎样的工业现状?政府为此制定了什么规划?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的图一判断《一定超过英国》一书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二和图三分别反映了当时错误思想的哪一标志?
(4)三则材料可以给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30题)
5.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诗句讲的是1957年建成的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桥的是
A.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
B.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
C.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 |
D.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
6.
邓小平复出后,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对待***思想。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开展了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主要内容是
A.是否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C.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
D.是否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多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B.“以阶级斗争为纲” |
C.邓小平理论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8.
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柱状图,指出该地区经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浦东经济特区的设置 |
B.上海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 |
C.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 |
D.浦东进一步开放开发的推动 |
9.
好的画面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更能生动地反映真实的历史。请你仔细观察下图,这一画面应出现在下面哪一事件中:( )


A.土地改革 | B.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
C.伟大的历史转折 | D.开国大典 |
10.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民国宪法》 |
12.—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the shopping mall?
—Yes, look and you can see there is one just opposite the mall.
14.我们在12月31日下午有一场派对。
We have a party{#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of{#blank#}4{#/blank#} {#blank#}5{#/blank#}.
18.
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时间 | 开展地区 | 涉及人口 | 主要意义 |
1950~1952年冬 | 新解放区 | 3亿多 |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A.抗美援朝 | B.土地改革运动 |
C.西藏和平解放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1.
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A.三大改造 |
B.“一五”计划的实施 |
C.“大跃进”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23.
我国长春一个“万国汽车的展览馆”,先后进口和使用过130多种厂牌的汽车,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 时期,终于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A.土地改革 |
B.一五计划 |
C.改革开放 |
D.文化大革命 |
24.
下图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创作的漫画《跃!跃!跃!》。当时作者热情讴歌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
25.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很多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以社会政治运动形式落实。因此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展开,这在当时人民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土改、红卫、建国、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在第四位的应该是
A.土改 |
B.跃进 |
C.建国 |
D.红卫 |
26.
《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7.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是
A.五四运动100年时 |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
D.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00年时 |
29.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推行公司制
C.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废除国有制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推行公司制
C.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废除国有制
30.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
B.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
D.农民反对“大包干”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