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19年是改革开放41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展览一:追根溯源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了什么上面?
(2)展览二:领袖风采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3)展览三:农村巨变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请问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
(4)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1)展览一:追根溯源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了什么上面?
(2)展览二:领袖风采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3)展览三:农村巨变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交售粮食 |
1976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1979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30000斤 |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请问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
(4)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2.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祖国统一事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保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但对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利。

材料三 邓小平在总结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的原则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说,香港回归是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被英国占领了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与伟大的祖国疆土连在了一起。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及的是我国哪一战略构想?据材料一指出香港、澳门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回归后的治理方法是什么?邓小平同意吗?据材料二回答香港问题的实质。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政府能成功收回香港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港澳回归给你什么启示?
材料一 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保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但对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利。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钢铁公司”邓小平智斗“铁娘子”撒切尔
材料三 邓小平在总结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的原则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说,香港回归是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被英国占领了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与伟大的祖国疆土连在了一起。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及的是我国哪一战略构想?据材料一指出香港、澳门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回归后的治理方法是什么?邓小平同意吗?据材料二回答香港问题的实质。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政府能成功收回香港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港澳回归给你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8题)
6.
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他从1940年起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下面他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 “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B. “(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C. “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 “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A. “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B. “(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C. “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 “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7.
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称为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镇压反革命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镇压反革命
8.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通过了《共同纲领》 |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9.
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A.邓稼先 | B.王进喜 | C.焦裕禄 | D.雷锋 |
10.
下面这两幅历史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图片信息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忽视了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 | B.社会主义改造 | C.土地改革运动 | D.人民公社运动 |
11.
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
A.交通运输业 | B.农业 |
C.轻工业 | D.重工业 |
12.
小张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国有企业改革 |
D.对外开放 |
14.
在1978年底召开的某次会议中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
①继续实行计划经济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①继续实行计划经济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5.
英国《金融时报》称:“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年、1992 年和 2001 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 )
A.开放沿海城市 |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C.设立经济特区 |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
16.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是对1992年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
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肯定了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
C.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肯定了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
C.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18.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的情景。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系统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D.不结盟政策 |
19.
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B.“一国两制”的实践 |
C.土地改革的进行 | D.对外开放的实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