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经历69个春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步坚实的步伐。请回答:
(1)1949年10月1日,***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而实行了什么计划?列举这一计划实施取得的成就一例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2017年,我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1949年10月1日,***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而实行了什么计划?列举这一计划实施取得的成就一例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2017年,我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2.综合题- (共3题)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1)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中共的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方。根据材料一指出“农导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材料二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一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三 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猛增到67.67万亿元,增长了近185倍,经济增长的速度居世界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川教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1)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中共的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方。根据材料一指出“农导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3.判断题- (共1题)
6.
判断
1982年9月,中英双方领导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中国提出1997年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权。英方不愿放弃英国在香港的既得权益,因而以保持香港目前的民主和繁荣为借口,为难中国。于是,中国便提出以“一国两制”方针来解决香港问题,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至少50不变。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填“错误”;是上面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1)“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英国不愿放弃香港的根本原因是维护香港的民主和繁荣。
(3)中国在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意志坚决。
(4)香港在回归祖国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1982年9月,中英双方领导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中国提出1997年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权。英方不愿放弃英国在香港的既得权益,因而以保持香港目前的民主和繁荣为借口,为难中国。于是,中国便提出以“一国两制”方针来解决香港问题,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至少50不变。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填“错误”;是上面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1)“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英国不愿放弃香港的根本原因是维护香港的民主和繁荣。
(3)中国在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意志坚决。
(4)香港在回归祖国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4.选择题- (共16题)
9.
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的特色,这在人们的姓名中也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
D.生于1963年,取名文革 |
10.
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一一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
B.文化大革命一一拉大了我国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一一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 |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 |
11.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中华民国的建立;新中国诞生 |
B.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C.中共成立;新中国诞生 |
D.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
14.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以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
D.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 |
16.
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现象是
A.讲究营养均衡,吃绿色食品 |
B.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
C.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占了一定的比例 |
D.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