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如果没有这些,必然会走向失误。
(1)其中“良好开端”指的是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于什么会议?
(2)请问“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此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确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4)“出现失误”指哪两次重大的失误?
(5)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启示与教训是什么。
(1)其中“良好开端”指的是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于什么会议?
(2)请问“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此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确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4)“出现失误”指哪两次重大的失误?
(5)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启示与教训是什么。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有歌曲唱得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次会议?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4)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什么?
(5)综合上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次会议?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
(4)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什么?
(5)综合上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
5.
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材料三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1)从材料一来看,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香港回归的时间是在哪年?1999年回归的“妈港”是哪儿?
(3)材料三中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原本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4)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了海协会和海基会。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的共识叫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材料一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材料三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台湾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邓小平
请回答:(1)从材料一来看,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香港回归的时间是在哪年?1999年回归的“妈港”是哪儿?
(3)材料三中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原本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4)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了海协会和海基会。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的共识叫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材料二

材料三:“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说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图片中谁代表中国代表团发言?会议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中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名称是什么?
(4)“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再写出其它两项中的任一项。
(5)从近代历史上的中国外交政策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材料二

材料三:“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说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图片中谁代表中国代表团发言?会议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中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名称是什么?
(4)“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再写出其它两项中的任一项。
(5)从近代历史上的中国外交政策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2.判断题- (共1题)
7.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经过20多年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它造成国家对企业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存统一的体制。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计划经济体制是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而实行的。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前进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经过20多年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它造成国家对企业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存统一的体制。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计划经济体制是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而实行的。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前进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3.选择题- (共14题)
9.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 1953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
B.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2.
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的一种方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13.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非非,非非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反映了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B.新中国成立初 |
C.“文革”十年动乱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4.
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D.人民公社化道路 |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
A.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B.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全面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C.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D.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16.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经济特区 |
17.
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8.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啃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
20.一位母亲给13岁的儿子买了一部手机作为生日礼物,并以书信的方式与儿子“约法三章”。
亲爱的儿子:
生日快乐!
我想你现在肯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而兴奋。你已经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孩了,所以妈妈认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这部手机。但是,接受这个礼物的同时你必须接受必要的约束。只有这样,妈妈才能把你抚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能和现代科技“和平共处”的男子汉。希望你能理解,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约束。
①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场合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②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辱别人的语言:
③不能沉迷手机,用手机上网时,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尽量下载一些经典的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
④在办公场所要讲究礼仪……
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上约定的话,妈妈只能将这部手机收回!
爱你的妈妈
5月20日
运用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