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105学年黑龙江安达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8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8/26

1.列举题(共1题)

1.
组合列举题(7分)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2.“党的好干部”“治沙于兰考”的是  
3.被称为“铁人”,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的是  
4被称为“两弹元勋”,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5.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  
6.他实现了奥运“零”的突破,被称为“奥运第一人”的是  
7.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是  

2.综合题(共2题)

2.
综合问答(12分)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今天,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光辉而艰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技飞速发展、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外交事业进入崭新时期……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什么?(1分)
(3)请举出材料中我国在“科技、法制建设”方面的成就各一个。(4分)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悟?(3分)
3.
(题文)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二: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看法》
材料三:有学者说,一个国家的外交地位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的象征。“屈辱”与“尊荣”,这可以说是晚清时期中国的外交地位和新中国外交地位最大的不同。
(1)中美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的三件大事。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得到了怎样的成功运用?
(3)造成晚清“屈辱”外交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说明了什么?

3.连线题(共1题)

4.
选择搭配。(10分)
会议名称 意义(内容、地位、影响)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B中共十二大     (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中共十三大     (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中共十四大     (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
E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选择题(共21题)

5.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B.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6.
回眸历史,将五星红旗确定为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大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
2014年3月28日,韩国将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移交中国。当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的司令员是(    )
A.*** B.朱德C.彭德怀D.林彪
8.
标志着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辛亥革命
C.土地改革D.戊戌变法
9.
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0.
1966—1976年的“十年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十年动乱”结束的标志(    )
A.四五运动
B.二月逆流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1.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2.
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3.
“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五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D.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
14.
20世纪80年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对外开放“窗口”城市的是()
A.广州B.上海
C.大连D.深圳
15.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③促进肝糖原分解 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

16.
在1954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
A.独立自主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D.一国两制
17.
我国关于少数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
C.民族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8.
***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 北海舰队的建立     B. 东海舰队的建立
C. 南海舰队的建立     D. 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19.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CD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   )

20.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CD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   )

21.
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繁荣文学和艺术事业而提出的指导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教兴国
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B.“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C.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D.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
23.
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普及高中教育
B.扫除文盲
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普及大学
24.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国家领导人是(   )
A.***B.江泽民C.邓小平D.***
25.
王华今年大学毕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他的就业方式可以是 (  )
①自主就业 ②市场调节就业 ③政府安排就业 ④政府促进就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1道)

    综合题:(2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