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⑤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1)请依次写出A、C、D、E对应的事件和春联编号。
A: ;B: ;C: ;D:_____________。
A: ;B: ;C: ;D:_________;E:__________。
(2) A事件哪一年完成?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3)从表格中找出哪一事件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造成了危害?(请写出对应字母)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危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纵观新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经济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一五计划;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
材料二 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材料三 1979-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
时间 | 1979-1982年 | 1992年 | 2001年 | 2008年 |
外商直接投资 | 17.69亿美元 | 110.08亿美元 | 488.78亿美元 | 1 083.12亿美元 |
(3)结合材料三,归纳出一条对外开放的作用?
(4)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人物是谁?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中图一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主要方式是什么?(2)图二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此事件出现的目的是什么?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完成于何时?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2.选择题- (共24题)
人均产量 | 中国(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 2.37kg | 538.3kg | 4kg |
发电量 | 2.76kwh | 2949kwh | 10.9kwh |
A.没收官僚资本 |
B.进行土地改革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掀起“大跃进”运动 |
A.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C.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
D.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
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 中共十六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A.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 B.出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 |
C.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 D.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西藏的和平解放 |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公私合营 |
B.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C.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 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
C.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 |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一五”计划时期 |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C.土地改革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
A.*** | B.周恩来 | C.江泽民 | D.邓小平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B.“大跃进”的促进 |
C.土地改革的完成 | D.人民公社化的推进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