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材料一: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1950年他率领军队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
材料二:他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他带领石油工人克服重重国难使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提前开钻。
材料三:从1962年冬调入兰考任县委书记,到他1964年5月14日逝世,仅仅一年半的时间,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述材料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正确”;如果违背了上述材料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括号内划“错误”;如果是上述材料内容未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未涉及”。(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 )
(2)材料一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王进喜。( )
(4)材料三中的人物指的是焦裕禄。( )
(5)我们今天应该学习以上人物艰苦奋斗的精神。( )
2.综合题- (共5题)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
(4)材料三的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又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材料一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材料四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2)材料一中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深圳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结合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以上五次会议中具有伟大转折性意义的是哪一次会议?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改革开放最初的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中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3)中共十五大确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重庆
A.③①④② | B.②④①③ | C.②①③④ | D.④①②③ |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请结合所学知调,回答下列问题(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被称为“良好开端”是什么事件?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束标志是什么?
(4)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3.选择题- (共12题)
A.1950 一 1952 年的土地改革 | B.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1953 一 1957 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田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年份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业总产值 | 461 | 510 | 535 | 575 | 610 |
A. 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A.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依法治国的方略 |
A.提出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 B.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
C.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A.重点发展钢铁工业 | B.大力发展轻工业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着力发展交通建设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 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 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 |
C.开辟经济特区、“打破大锅饭” | D.国企改革、土地私有 |

A.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B.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
C.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
D.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 |
4.填空题- (共2题)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