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19届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977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6

1.综合题(共3题)

1.
观察下列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信息一:

信息二: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的事件。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
信息三: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民领袖***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信息一中,图1这两位历史人物于1848年,出版了哪一部著作?标志了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
(2)信息一中,图2的人物列宁领导了哪场革命?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信息二中苏联解体时苏共的领导人是谁?苏联解体的意义是什么?
(4)信息三中“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指的是什么?场面发生的这一天是我国现在什么节日的来源?
(5)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运动的?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格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四:许多政治家和学者都承认,欧洲这一“航母”的设计,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多少个世纪以来,欧洲大陆上演的勾心斗角残酷征伐,在欧盟框架的设计下烟消云散,法德这对明争暗斗数个世纪的宿敌,居然能够一笑泯恩仇,成为欧洲强大和快速发展的双引擎。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什么?
(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转折点战役是哪一次?
(4)材料四中欧盟的前身是哪个组织?
(5)阅读以上四则材料,你有何感想?
3.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4世纪,意大利学者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为民族法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到17世纪,英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限制王权的原则。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广阔的海外市场等因素推动英国于18世纪中期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的工厂纷纷建立,生产效车大大提高,也催生了新型交通工具。19世纪以来,牛顿的烃典力学体系面临新的挑战……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仍不断发生,在经历了1929—1933年“大萧条”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14世纪,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17世纪,英国通过什么法律文件确立了“限制王权”的原则??建立的“新政体是什么?
(3)资料中的所指的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普遍采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4)牛顿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写出牛顿的一项成就。
(5)美国通过哪一改革开创了这种“新模式”?这次改革期间,国会通过的关于工业生产的法案是什么?
(6)综合上述短文,请你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共22题)

4.
“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开始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行列的是
A.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
5.
2019年3月30日,“走进澳门·庆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在京启动。下列选项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开辟了途径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6.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一次国际会议的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  )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中印关于西藏地区的谈判
C.亚太经合组织会峰会
D.万隆会议
7.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8.
中国铁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闪亮名片。3月21日,中老(中国一老拉)铁路首座长大隧道一磨丁隧道胜利贯,中老铁路难点工程提前7个月贯通。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富尔顿
9.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为显著的成就是
A.火车的发明
B.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C.航天技术的突破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10.
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的共同点是
A.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B.赢得了国家独立
C.反抗殖民统治
D.摧毁了殖民统治
11.
新航路的开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其中开辟了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12.
1972年,***会见法国外长时说:“我比较熟悉你们的法国大革命,它曾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里的深远影响主要是指
A.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
B.打败了欧洲反法同盟
C.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D.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
13.
如下图是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的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 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l776年7月4日(  )
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萨拉托加战役扭转战局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B.废除了奴隶制度
C.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D.摆脱了民族危机
1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以下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革命B.美国南北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D.“三角贸易”
16.
“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是(    )
A.英国殖民统治B.黑人奴隶制度
C.封建统治 D.外敌入侵
17.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开辟了海外市场
C.提供了自由劳动力D.摆脱了殖民统治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英苏两极格局
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一超多强”与多极化趋势
19.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纷争
B.美苏争霸
C.恐怖活动
D.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20.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包括
①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②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克服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1.
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支柱是
A.国际联盟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联盟欧洲联盟
D.联合国欧洲联盟
22.
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这形象的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破坏性特别大
C.持续时间长
D.引发政治危机
23.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纸条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这个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
24.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持、援助 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③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④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5.

商品的价格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下列消费品的消费受价格影响较小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