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材料一: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1953年的2800多个增加到9300多个,中央下达给工业企业的指标有: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劳动生产率、利润等十二个指标。企业利润和拆旧基金全部上缴国家,纳入国家预算,企业全部费用由国家拨款解决。

材料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图1)
材料三:(图2)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什么现象?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图1)
材料三:(图2)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什么现象?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果断评判,并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族改革,被解放了的百万农奴迸发出无比的生产热情。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此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2015年底,西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香港顺利回归的原因。
(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有何认识?
材料一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果断评判,并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族改革,被解放了的百万农奴迸发出无比的生产热情。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此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2015年底,西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民进党全面执政后,由于台湾总统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以“一中”为植心的“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紧张。北京文攻武吓不断,两岸8年来相对平静的关系,似乎随着“5.20°总统就职,揭开了不平静的新页。——《参考消息、美刊为台湾应对解放军支招》
(1)依据材料一归纳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香港顺利回归的原因。
(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有何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被称为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材料二 1980年全国人民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平均每人用于购买穿着的零售额为42元。城乡人民穿着的质量大大提高。1980年的皮鞋零售额比1957年增长8倍。购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
(1)材料一中“他”是谁?他的最主要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一、二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他被称为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材料二 1980年全国人民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平均每人用于购买穿着的零售额为42元。城乡人民穿着的质量大大提高。1980年的皮鞋零售额比1957年增长8倍。购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
(1)材料一中“他”是谁?他的最主要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一、二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4.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神奇逆转)
材料二 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
材料三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神奇逆转)
材料二 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
年份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824 | 859 | 911 | 1029 | 1069 |
年度增长率(%) | 15.6 | 4.2 | 6.8 | 15 | 5.1 |
材料三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2.选择题- (共21题)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莫言 |
B.杨沫 |
C.老舍 |
D.路遥 |
7.
纪念邮票可以反映出党走过的历程。下列三张纪念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
B.良好开端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 |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
8.
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多年来屡受欺侮却又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上气的时十刻。这个时刻是
A.1855年 |
B.1964年 |
C.1967年 |
D.1970年 |
9.
2016年3月31日,第三批在韩36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中韩双方在2014年和2015年已成功交接共505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当年,这些志愿军战士,被誉为


A.和平卫士 |
B.钢铁卫士 |
C.党的好战士 |
D.最可爱的人 |
11.
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
B.“大跃进”运动 |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2.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
13.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4.
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
B.王进喜 |
C.焦裕禄 |
D.袁隆平 |
15.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 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A. 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16.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中共八大召开
C. “一五”计划完成 D.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中共八大召开
C. “一五”计划完成 D.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8.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
C.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
21.
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体现了我国


A.国际地位的提高 |
B.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
C.受美国孤立政策困扰 |
D.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22.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23.
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