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材料二 李大妈说:“改革开放前是发愁吃不饱、菜品种也少得可怜,白菜、和土豆可以说是主要品种了。现在我每天都不知道该吃点什么!要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2)材料二中李大妈所说的改革开放前后“吃”的问题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分析“四大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4)到了20世纪90年代,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新“四大件”的说法又落伍了。经济发达地区,电脑、手机、私车、别墅等也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对于新“四大件”的落伍,你有何感受?
材料一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材料二 李大妈说:“改革开放前是发愁吃不饱、菜品种也少得可怜,白菜、和土豆可以说是主要品种了。现在我每天都不知道该吃点什么!要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时期 | “四大件” |
20世纪50—70年代 |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
20世纪80—90年代 |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2)材料二中李大妈所说的改革开放前后“吃”的问题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分析“四大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4)到了20世纪90年代,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新“四大件”的说法又落伍了。经济发达地区,电脑、手机、私车、别墅等也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对于新“四大件”的落伍,你有何感受?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他在入朝作前只接受了10个月的训练,在战斗机上飞行时间也不过19小时,没有实战经验,却击落了美国著名王牌飞行员约瑟夫.买康奈尔的战斗机。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刚刚成立不久,接受检阅的炮兵部队使用的还主要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炮,以及一些土炮,只能打击地面目标。200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的导弹方队,已经是包括地地常规导弹、地地中远程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队空导弹、反舰导弹、洲际导弹、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目前,人民海军由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及海军航空和海防部队等构成。现已拥有核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登陆舰等先进设备。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远洋作战能力。
(1)材料一中的他是何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在朝鲜战场上共击落了多少架敌机?
(2)材料二中的炮兵部队属于什么军种?开国大典时的装备情况如何
(3)根据材料二,说说现在的导弹部队装备如何?
(4)根据材料三,说出目前人民海军由哪些兵种组成?
(5)你对以上变化有何感想?
材料一 他是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他在入朝作前只接受了10个月的训练,在战斗机上飞行时间也不过19小时,没有实战经验,却击落了美国著名王牌飞行员约瑟夫.买康奈尔的战斗机。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刚刚成立不久,接受检阅的炮兵部队使用的还主要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炮,以及一些土炮,只能打击地面目标。200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的导弹方队,已经是包括地地常规导弹、地地中远程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队空导弹、反舰导弹、洲际导弹、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目前,人民海军由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及海军航空和海防部队等构成。现已拥有核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登陆舰等先进设备。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远洋作战能力。
(1)材料一中的他是何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在朝鲜战场上共击落了多少架敌机?
(2)材料二中的炮兵部队属于什么军种?开国大典时的装备情况如何
(3)根据材料二,说说现在的导弹部队装备如何?
(4)根据材料三,说出目前人民海军由哪些兵种组成?
(5)你对以上变化有何感想?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又专注于田畴。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有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谁?
(3)材料二中“改变了世界”的科技成果是什么?
(4)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 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又专注于田畴。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有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谁?
(3)材料二中“改变了世界”的科技成果是什么?
(4)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烁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周恩来参加了的哪次会议?他为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提出了什么方针?
(2)图二中“乔”因何事而笑?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图三反映的尼克松访华,该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图四和图五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推进,为此形成了什么样的外交布局?
(5)以上图片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缩影,你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1)图一反映的是周恩来参加了的哪次会议?他为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提出了什么方针?
(2)图二中“乔”因何事而笑?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图三反映的尼克松访华,该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图四和图五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推进,为此形成了什么样的外交布局?
(5)以上图片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缩影,你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2.选择题- (共26题)
6.
如果要给《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下列成就中可以选取的是
①成功研制“两弹”
②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③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④青蒿素的发现
①成功研制“两弹”
②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③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④青蒿素的发现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8.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是
A.青霉素 |
B.抗生素 |
C.青蒿素 |
D.四环素 |
14.
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火箭军发展历程的是
A.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
B.装备东风系列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
C.它成立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
D.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
19.
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
B.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C.只适用于中国和缅甸、印度的关系 |
D.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22.
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成就卓著。下列不属于“两弹一星”范畴的是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我国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
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D.神州一号发射成功 |
23.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新时代我国强军之路的措施包括
①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
③成立五大战区
④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①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
③成立五大战区
④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一国两制” |
28.
1992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对话,达成海峡两岸“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 经济领域密切合作 B. 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C. 两岸直接“三通”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A. 经济领域密切合作 B. 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C. 两岸直接“三通”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