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振兴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50—1956年,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两项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农业生产?
(2)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有什么失误?

材料二:

(3) 材料二 图一小岗村曾获得中国改革第一村的美誉,请你说出获得此赞誉的原因
(4) 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当时,与深圳一起获得特殊地位的城市还有哪些?
(5)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一:(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50—1956年,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两项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农业生产?
(2)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有什么失误?

材料二:

(3) 材料二 图一小岗村曾获得中国改革第一村的美誉,请你说出获得此赞誉的原因
(4) 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当时,与深圳一起获得特殊地位的城市还有哪些?
(5)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3题)
2.
春生的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老奶奶说:“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啊,大家都很穷。我们穿得衣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火,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何时吗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6.
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14.
2017年,某工厂举办一次厂庆座谈会,准备请一位经历过当年“公私合营”的工人做主讲人。下面几位工人师傅最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
A.赵师傅(45岁) | B.刘师傅(56岁) |
C.李师傅(60岁) | D.张师傅(74岁) |
17.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位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18.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民主与法制建设 | D.国有企业改革 |
19.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
C.内地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 |
D.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