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沭县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7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3

1.综合题(共3题)

1.
(18分)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0多个春秋,回首60多年来既有经验又有教训,也给我们许多的启示。
材料一
 
(1) 材料一中的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彻底摧毁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 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2)据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在1956 ~ 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
(4)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2.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代

粮食产量

1980年

5.02亿千克

1981年

6.70亿千克

1982年

7.15亿千克

 

风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材料一中“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经济特区示意图”回答,A和C分别指的是哪个特区?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2)材料二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材料三 1984年,农村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达1750多万家,从业人员8805万人,产值4764亿元,占农村总产值的50.4%,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农村改革又发生了什么新变化?上述农村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基本道理?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这一构想是谁提出的?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3)《富春山居图》的历史性合璧反映了海峡两岸哪一方面的交流?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请说出这一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2.选择题(共12题)

4.
如图所示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这次会谈中最核心问题的邓小平配音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5.
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经济制度的变化
C.主权归属的变化
D.社会生活的变化
6.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斗争开展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掌握了经济命脉D.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7.
2015年4月18日,身上留有6个弹孔的80岁老战士李继德在回忆抗美援朝战争时说:“我看见已经爬到地堡下的 ,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李继德所回忆的这一英雄人物是
A.邱少云B.黄继光 C.罗盛教D.董存瑞
8.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国国民党成立
C.中华民国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
上个世纪某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0.
小刚爷爷的藏书中有一本红色的小册子,封面印有“毛主席语录”字样,爷爷说这本小册子是他当年参加红卫兵时随身带的红宝书,请你判断小刚爷爷参加红卫兵时在
A.1949年B.1956年C.1967年D.1978年
11.
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敏同学准备做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12.
下列表格是1952年至1956年,我国工业生产部分数据变化情况。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时间


原油
1952年
135万吨
66亿吨
44万吨
1956年
447万吨
110亿吨
116万吨
 
A.全国开展土地改革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文化大革命”
13.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民终于看到了隧道中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政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  )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14.
“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A. 珠海
B. 汕头
C. 厦门
D. 深圳
1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B.城市C.金融D.国有企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