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同时也决定着政党地位是否稳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四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1)材料一出自1950年我国有关土地的哪部法律文件?在这个法律文件指导下所开展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是一五计划时期的主要任务,当时集中力量发展什么?
(3)材料三是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会议。
(4)根据材料四回答,建国初新中国为了解放生产力,实现公有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哪三大改造?
“新时期”距今(2019年)40年了,它开始于哪一年?
(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诞生了,它标志着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节选自1950年某部有关土地的法律
材料二:“一五计划”时期,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四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1950年我国有关土地的哪部法律文件?在这个法律文件指导下所开展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是一五计划时期的主要任务,当时集中力量发展什么?
(3)材料三是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会议。
(4)根据材料四回答,建国初新中国为了解放生产力,实现公有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哪三大改造?
“新时期”距今(2019年)40年了,它开始于哪一年?
(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诞生了,它标志着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请你参与其中。
(1)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这方针起到什么作用?

(2)图二所反映的是1971年中国外交部乔冠华在联合国大笑,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事件?该事件同一时期的另一项外交成就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此事件是什么?。
(3)结合图三说明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成功举办2001年上海APEC会议,通过研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可从外交与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国力等方面来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这方针起到什么作用?

(2)图二所反映的是1971年中国外交部乔冠华在联合国大笑,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事件?该事件同一时期的另一项外交成就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此事件是什么?。
(3)结合图三说明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成功举办2001年上海APEC会议,通过研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可从外交与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国力等方面来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选择题- (共19题)
3.
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议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
B.会议通过了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稳定物价
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
④“三大改造”
①稳定物价
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
④“三大改造”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5.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典型,正确的是
A.甲:该消息反映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后,农民已共同富裕 |
B.乙:该消息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 |
C.丙:该报纸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
D.丁:该消息明显带有20世纪50年代末那个时代特有的大跃进烙印 |
6.
1951年,除台湾和少数几个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下列事件,对祖国大陆统一极具重要作用和意义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 |
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D.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 |
7.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时期 | 主题词 |
1894—1921年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1921—1935年 |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
1949—1956年 | |
1978—2001年 |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 |
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C.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D.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
8.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它体现了( )
A.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
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 |
9.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4.
有一首歌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5.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6.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中国河北雄安新区,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市即将崛起。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曾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上海 | B.深圳 | C.广州 | D.厦门 |
17.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B.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
18.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20.
下面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②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唯一原则
①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②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唯一原则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