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启智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6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2

1.综合题(共3题)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
材料一: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材料二:土改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该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材料五: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看到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
(1)针对材料一在全国农村展开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出现了哪些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
(4)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的措施是什么?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对比,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复兴之路》解说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材料二  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面对部分不了解中国情况和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挑唆而排挤中国的各国代表,周恩来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打开了新中国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材料三  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月球背面迎来人类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1)请举一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制度创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中创新性的提出了什么方针?请列举两项新中国七十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空间技术的成就(举两例)?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是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3)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0题)

4.
199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祖国万岁——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国庆社论。这一年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是
A.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香港回归祖国
C.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澳门回归祖国
5.
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新中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
6.
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的一种方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7.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①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②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祖国统一
B.外交成就
C.军队建设
D.民族团结
8.
周恩来为新中国的外交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外交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参加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下列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加入世贸组织
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④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10.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南方谈话表明
A.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B.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应推动改革开放进人新阶段
11.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诗句讲的是1957年建成的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桥的是
A.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B.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C.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
D.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2.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
A.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B.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
C.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D.我国商品供应丰富
13.
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有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4.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中华民国的建立;新中国诞生
B.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成立;新中国诞生
D.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15.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是
①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③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6.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户户建土炉,人人炼铁忙。莫看土炉小,出铁赛武钢。”“早上炉建成,晚上铁一吨,一天一千座,天天放卫星。”这两首民谣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
B. 改革开放
C. “文化大革命”
D. “大跃进运动”
18.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受害是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彭德怀
D.陈毅
19.
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下列生物中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藻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大肠杆菌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⑨肺炎双球菌.

21.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建立经济特区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
“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A. 珠海
B. 汕头
C. 厦门
D. 深圳
23.
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1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