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1)材料一图一描述的内容是什么会议的成果?图二会议召开于哪一年?
(2)材料二“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国式体制”指的是什么?明确提出于什么会议?该体制建立有何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
时间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980年 | 2.7 |
1997年 | 1297 |
2006年 | 5814 |
2016年 | 19492 |
材料三:***出席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1)材料一图A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结果?结合图B及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其实是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对外开放中深圳起到何种作用?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有人说,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概述该原因与材料一、二体现的政策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些变化出现的共同推动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原因分析)
材料一: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是在什么会议上重返联合国的?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
(史论结合)
材料二:无论人们对***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如果没有***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对要改革的对象。
﹣﹣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是怎样开展“现代工业革命”的?此时我国发生的“工业革命”有何突出特点?
(研究学习)
材料三:2017年9月29日,由内蒙古光彩事业促进会、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市政府主办的“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老照片、老年画、老画报暨美术作品展”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展。
(3)除了材料三的纪念活动外,你还能设计哪一类活动来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强军)材料一:27个装备方队,按照作战体系要求编组,包括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勤保障等模块,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和四总部直属部队联合编成……
﹣﹣2015年9月3日大阅兵方队介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请写出第二炮兵部队现在的名称。
(技术突破)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一人物因其在科技方面的成就而被誉为什么?图二人物在哪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国家大计)材料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2.选择题- (共28题)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的贯彻 |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
A.坚持三民主义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坚持经贸往来 | D.保持两岸三通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
B.首次成功承办亚洲运动会 |
C.赢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①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效果显著
③我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
B.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侵略的历史 |
C.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 |
D.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
A.“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
C.“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D.“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
A.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
B.促进了万隆会议的成功 |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土地改革 | B.“大跃进”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农业合作化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万隆会议的召开 |
C.尼克松访华 |
D.田中角荣访华 |
A.中日《联合声明》 |
B.日本签订二战投降书 |
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宜言》 |
D.中日《马关条约》 |
A.正式确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
B.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
C.正式决定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此拉开帷幕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B.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
C.省批经济特区的建立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形成 |
B.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
C.是在讨论建立新中国的筹备会议时通过的 |
D.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
A.“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
B.“文革”爆发的国际背景 |
C.“文革”对民主与法治的破坏 |
D.“文革”爆发的过程 |
A.新中国成立 |
B.和平解放西藏 |
C.建立西藏自治区 |
D.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
A.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 |
B.抗美援朝的胜利意义 |
C.解放战争的胜利意义 |
D.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
A.土地改革 | B.三大改造 |
C.“文化大革命” | D.改革开放 |

A.我国农民的劳动创造 | B.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
C.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 | D.经济建设的政策失误 |
A.抗美援朝时期 | 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A.西藏人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 |
B.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是在1951年 |
C.长春人说,我爸爸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 |
D.鞍山人说,我为我的家乡出现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而骄傲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