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5题)
1.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度”包括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组建于1966年的某一部队,该部队的名称是
A.中国人民志愿军 |
B.华东军区海军 |
C.第二炮兵部队 |
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有哪些
①衣服不仅满足御寒,还要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②不但吃好,还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也深入人心
③交通工具多样,如地铁、出租车、私家车、飞机、轮船
④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休闲生活
①衣服不仅满足御寒,还要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②不但吃好,还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也深入人心
③交通工具多样,如地铁、出租车、私家车、飞机、轮船
④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休闲生活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因地制宜,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 |
B.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
C.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D.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
6.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7.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目的,我国进行了( )
A.土地改革运动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三大改造 | D.“包产到户改革“ |
8.
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B.“学习雷锋好榜样” |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9.四川省纪委机关、省委宣传部鼓励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工作,这将使各种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各种“四风”及其变种,各种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在无处不在的监督之下更加无所遁形。由此可见,舆论监督( )
①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和影响广的特点
②是公民能有效履行监督义务的重要途径
③对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独特作用
④使公民能在新闻媒体上不受拘束地发表意见
10.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1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 )
①包干到户
②三大改造
③“一五”计划
④国企改革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①包干到户
②三大改造
③“一五”计划
④国企改革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13.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
16.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里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阳光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17.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建设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8.
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实施科教兴国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实施科教兴国
19.
“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
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
20.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武力解决 |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C.国共合作 |
D.民族区域自治 |
21.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 D.金瓶製签制度 |
22.
中国首艘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航母于2018年5月13日开始海试,引发国内外极大关注。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名称是
A.北海舰队 |
B.战略导弹部队 |
C.南海舰队 |
D.华东军区海军 |
23.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
B.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
D.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
24.
“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A.战略核潜艇 |
B.人造地球卫星 |
C.长征运载火箭 |
D.原子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