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我党为此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3月4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试行条例》(草案)。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西北局民族事务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条例》(草案)征询意见的调查提纲。这是建国后我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举措之一……同年8月9日,***主席发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8月22日,举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决议》。就在这次会议上,宣布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是包尔汉•沙赫德拉,副主任是高锦纯、我、安尼瓦尔•加库林……党中央关于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指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程中的重要步骤。
——《我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材料二民族的区域自治是毛主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请回答:
(1)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从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成员上看,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在我国发挥了怎样的重大历史作用?
材料一1951年3月4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试行条例》(草案)。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西北局民族事务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条例》(草案)征询意见的调查提纲。这是建国后我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举措之一……同年8月9日,***主席发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8月22日,举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决议》。就在这次会议上,宣布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是包尔汉•沙赫德拉,副主任是高锦纯、我、安尼瓦尔•加库林……党中央关于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指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程中的重要步骤。
——《我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材料二民族的区域自治是毛主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请回答:
(1)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从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成员上看,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在我国发挥了怎样的重大历史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八届人大代表提出加大普法教育力度

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
材料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已把建立法治社会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及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2)依据材料二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材料一

第八届人大代表提出加大普法教育力度

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
材料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已把建立法治社会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及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2)依据材料二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2.单选题- (共9题)
3.
下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
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
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
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
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
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
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
A.一届全国人大奠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
B.“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
C.1978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
5.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干部。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副对联最早应出现在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
C.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后 |
D.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 |
6.
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
B.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 |
C.体现了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
D.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 |
7.
“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得心更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争取实现全国解放 |
B.庆祝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
C.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 |
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在“文化大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 |
9.
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个推论: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正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和结论错误 |
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和结论错误 |
D.大小前提和结论都错误 |
10.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