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卷:《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659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4

1.综合题(共4题)

1.
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形式
(2)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二 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材料三 如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的“计划”指什么?该“计划”哪一项任务源于材料一的经济状况?
(3)材料三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期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就。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出现了三大严重失误,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材料二: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

材料三:1966到1976年,虽面临困难,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还是增长了79%,并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成昆、襄渝铁路等基础设施,石油工业更是获得了7倍的增长。
(1)根据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中的图片与材料一中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的严重失误对应联系起来。
(2)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探究,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党出现这两个失误的原因,你认为最主要的是什么?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国这段时期的社会主义就是具有怎样的特点?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学习中,小明觉得自己家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肥猪也没有大象那么大,为什么书中说水稻高耸入云、肥猪赛大象?这究竟是不是事实?
请问:
(1)“水稻高耸入云、肥猪赛大象”的情况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
材料二:在这场运动的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了人民公社,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
(2)材料二中,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16题)

5.
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6.
建国以来党和人民面临的第一次严重经济困难是下列哪个时期(  )
A.(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B.(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时期
D.(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7.
如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运动
C.高指标、浮夸风盛行
D.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
8.
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1961年初我国开始实施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D.第一个五年计划
9.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是指(  )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
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D.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11.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
中共八大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13.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
某班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15.
20世纪50年代,在农村的某个地方流行着这样的一首民歌“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应该创作于(  )
A. 土地改革时间 B. “大跃进”时期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6.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做出的共同贡献是(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17.
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下面的老照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18.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1953年B.1954年C.1978 年D.1982年
1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  )
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

3.填空题(共3题)

21.
列举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社会性质的几次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由封建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社会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入________过渡时期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________初级阶段
22.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________________
(2)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________________
23.
不朽的业绩,被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1)【工业起步】为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实施________________;
(2)【良好开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