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材料图中的建筑名称是什么?在图片一和图片二所示建筑中,中国首次各举办过什么国际活动?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获得这两项重大国际活动举办权的前提条件。
材料

(1)材料图中的建筑名称是什么?在图片一和图片二所示建筑中,中国首次各举办过什么国际活动?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获得这两项重大国际活动举办权的前提条件。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飞行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
材料二 2015年10月5日,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杰出贡献。
材料三 1969年,39岁的她开始进行抗疟新药的研究。她与研究团队一起,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从中医药中寻找创新源泉。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的筛选,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终于成功研制出系列抗疟药品。
(1)请写出材料一中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名称,我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是谁?
(2)请写出材料二中女科学家的名字;她对疟疾治疗做出的贡献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谈谈这位女科学家的哪些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一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飞行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
材料二 2015年10月5日,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杰出贡献。
材料三 1969年,39岁的她开始进行抗疟新药的研究。她与研究团队一起,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从中医药中寻找创新源泉。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的筛选,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终于成功研制出系列抗疟药品。
(1)请写出材料一中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名称,我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是谁?
(2)请写出材料二中女科学家的名字;她对疟疾治疗做出的贡献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谈谈这位女科学家的哪些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蒋介石集团在解放战争中失败,败退台湾,与大陆为敌;美国等西方国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致使直到今天海峡两岸仍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材料三 进入21世纪以后,海峡两岸之间的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两岸经济形成了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总结台湾问题的形成与港澳问题形成本质不同在于什么?
(2)根据材料二同答,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的方式有哪两种?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材料一 1949年,蒋介石集团在解放战争中失败,败退台湾,与大陆为敌;美国等西方国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致使直到今天海峡两岸仍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材料三 进入21世纪以后,海峡两岸之间的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两岸经济形成了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总结台湾问题的形成与港澳问题形成本质不同在于什么?
(2)根据材料二同答,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的方式有哪两种?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决定于1986年实施赶超世界科技的发展规划。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军事技术突飞猛进。面对世界军事技术的挑战,中央军委提出,在新的历史新型雷达等条件下,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按顺序写出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对世界发展的计划叫什么?简述这项计划实施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所述中央军委的要求,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以全面推进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材料一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决定于1986年实施赶超世界科技的发展规划。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军事技术突飞猛进。面对世界军事技术的挑战,中央军委提出,在新的历史新型雷达等条件下,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按顺序写出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对世界发展的计划叫什么?简述这项计划实施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所述中央军委的要求,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以全面推进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特首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大会上讲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香港,在世界各国的关注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指的是什么?是谁提出了这个创举?
(2)香港是脱离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的?该国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我国的香港岛?澳门是哪一年回归的?
(3)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一 原特首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大会上讲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香港,在世界各国的关注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指的是什么?是谁提出了这个创举?
(2)香港是脱离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的?该国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我国的香港岛?澳门是哪一年回归的?
(3)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7题)
7.
这次会议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使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次会议召开于
A.1949年 |
B.1956年 |
C.1978年 |
D.1992年 |
10.
《汉和防务评论》曾报道,大连造船厂改建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将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母梦有望实现,海军力量将大大加强,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北海舰队的建立 |
B.东海舰队的建立 |
C.南海舰队的建立 |
D.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对“三农”问题比较关注,下面哪项措施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A.土地改革运动 |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7.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以下对南方谈话的正确认识有
①强调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强调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C.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C.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20.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最准确反映的是( )
A.艰苦奋斗传统已经过时 |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
2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曾经有了粮票才能在街上买吃的(如图).若要出差或探亲,一定要用地方粮票换上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这种现象说明


A.商家做促销活动,鼓励消费 |
B.市场经济,票证流行 |
C.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 |
D.物资匮乏,凭票购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