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材料三:乔冠华(左)开怀大笑
材料四:***会见尼克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中周恩来参加的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在哪次会议上?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重大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2班同学准备举办专题展览,展示中国改革开放10年的伟大成就。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思路设计。
材料一:
(1)在图一所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围绕经济建设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图二的会议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图三会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材料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何显著特点?“一带一路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我国农村60多年发展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指出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四次调整?
(2)图一的调整与图二、三、四的三次调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属性上有何不同?你对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认识?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 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三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国殇》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以及实行该政策的地域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哪一政策的出台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2)材料二中香港的回归得益于邓小平的哪一伟大构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于右任的《国殇》是针对什么问题有感而发的?该诗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怎样的共同心声?
(4)综合上述历史信息,从民族复兴的视角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7题)
A.上海世博会 |
B.杭州G20领导人会议 |
C.北京奥运会 |
D.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A.抗日战争时期 | B.解放战争时期 |
C.“大跃进”运动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A.“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面内战 |
B.“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冤假错案 |
C.“左”倾指导思想下的“两个凡是” |
D.姓“资”与姓“社”的争论 |
A.和平统一祖国 |
B.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C.加强两岸交流 |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A.①④③② | B.④②①③ | C.④②③① | D.②①④③ |
A.朝鲜战争爆发 |
B.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
C.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
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
A.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的召开 |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
C.中共八大的召开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