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图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中涌现出两位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他们是?
(4)图四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
(6)请你给该组图片起一个比较适合在主题名?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图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中涌现出两位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他们是?
(4)图四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
(6)请你给该组图片起一个比较适合在主题名?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1)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2)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年级下册教材
(3)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4)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调整,在农村实行什么制度?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感悟历史)
(6)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言之有理即可)2.选择题- (共27题)
7.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英法联军 | B.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军队 |
C.八国联军 | D.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 |
10.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
12.
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采取什么政策,实现和和平过渡( )


A.成立合作社 |
B.赎买政策 |
C.无偿没收 |
D.政企分开 |
14.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念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 B.一五计划完成后 |
C.三大改造完成后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15.
***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他说的这种落后状况开始得到改变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进行 | B.“一五”计划的开展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16.
2018年,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热映。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创造的很多奇迹和世界第一。下列桥梁建成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 | B.武汉长江大桥 |
C.重庆长江大桥 | D.九江长江大桥 |
18.
下表是“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 )
部门 | 工业建设 | 交通通信 | 农林水利 | 文教卫生 |
所占比例 | ![]() | ![]() | ![]() | ![]() |
A.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
B.国家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
C.“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 |
D.“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
19.
如下图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下列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突出成就与“他”直接相关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
B.大庆油田的建成 |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
D.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21.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新中国领导人于1961年制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你知道“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吗( )
A.调整、改革、建设、提高 | B.巩固、提高、开拓、进取 |
C.调整、整顿、充实、提高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24.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是( )
A.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
B.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26.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奋斗目标是()
A.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C.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27.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总方略的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D."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28.
2015年9月,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上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B.一带一路 |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D.从严治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