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017年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中国在世界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大胆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
材料三 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根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何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2)请将材料二图一A处补充完整。图二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意义是什么?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4)有人说,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你认为“全新的道路”指什么?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些建议。
材料一 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中国在世界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大胆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
——《中国日报》网
材料二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 A 的政策是正确。” —1984年1月26日 | ![]() |
图一邓小平题词 | 图二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
材料三 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6月)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何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2)请将材料二图一A处补充完整。图二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意义是什么?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4)有人说,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你认为“全新的道路”指什么?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些建议。
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为此,八年级某班同学以“中国近现代外交”为主题创建了一个历史主页,请根据要求帮助该同学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1)材料一中“跪在地上办外交”的根本原因何在?
(2)图1和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从周恩来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3)图2中的中国外交人员开怀大笑原因是什么?写出这一事件的时间。
(4)小明在网页中把图3与材料三组合到一起,请你帮他拟个标题。
(5)材料三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分别指什么?
(6)回想过去,关注当今,瞻望未来,你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变化与发展有什么感触或体会?
![]() | ![]() | ![]() |
图1 | 图2 | 图3 |
材料一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
材料二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
材料三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请回答:(1)材料一中“跪在地上办外交”的根本原因何在?
(2)图1和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从周恩来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3)图2中的中国外交人员开怀大笑原因是什么?写出这一事件的时间。
(4)小明在网页中把图3与材料三组合到一起,请你帮他拟个标题。
(5)材料三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分别指什么?
(6)回想过去,关注当今,瞻望未来,你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变化与发展有什么感触或体会?
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1)根据材料一,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改变了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注: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1)根据材料一,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改变了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6题)
4.
由下面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交通运输 | 文化教育卫生 | 其它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
B.优先发展重工业 |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6.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红卫、孙建国、李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孙建国、周跃进、李援朝、钱红卫 |
B.李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 |
C.钱红卫、周跃进、李援朝、孙建国 |
D.孙建国、李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
7.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下图的取消以及后来下图的岀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
B.分配方式上实行平均主义 |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
8.
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这里“抓纲”的含义是
A.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以文化繁荣为中心 |
D.以党的建设为中心 |
15.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都还不足。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中国式民主道路”的保障
A.多党合作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6.
彭德怀在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解放战争的胜利 | D.抗美援朝的胜利 |
18.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