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
——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文丛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从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水泥厂在建国初期,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解放前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九十。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四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1)依据材料一,建国初期上海水泥厂面临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改革后上海水泥厂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著名的国有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商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那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的审批权,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2)依据材料二分析“天桥百货”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寻找新出路解决诸多困难的?概括“天桥百货”其在改革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两个企业都通过改革走出了困局,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认识。2.选择题- (共19题)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交通运输 | 文化教育卫生 | 其它 |
投资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
B.优先发展重工业 |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A.刘胡兰 | B.董存瑞 | C.黄继光 | D.邱少云 |
A.“一五计划”完成 |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D.新中国成立 |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
①土地改革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⑤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④⑤ |
A.土地改革 | B.手工业合作化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 B.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00年 |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00年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