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5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9

1.综合题(共3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l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对土地所有制有什么改变?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中国在过去的四十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以这扇窗为起点,中国人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对外开放之路?
(3)材料三中“中国在过去四十年里的经济改革中形成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经济作用。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7课

(1)材料一中的“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的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根据材料四,归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

2.选择题(共10题)

4.
下列有关党的会议核心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一一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中共十四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D.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5.
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6.
21世纪的中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亲自感受到的有
①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②乘飞机、高铁旅行
③排队、凭票购物
④使用移动电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由下面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
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9.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10.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提出“一国两制”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海峡两岸交往的日益密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2.
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贡献是
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C.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3.
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