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西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5月23日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下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责成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掀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篇章。
(2)材料二中“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是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这一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三 世世代代牛马不如的农奴,从此可以昂起头来,堂堂正正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藏族著名歌手才旦卓玛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遍祖国万里河山。
(3)发生在西藏的哪一历史事件使得翻身农奴把歌唱?这一事件使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 西藏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4)材料四中的三条公路修建于哪一时期?材料三、四反映的史实都是我国政府实行什么政策的体现?
材料一

1951年5月23日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下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责成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掀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篇章。
(2)材料二中“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是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这一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三 世世代代牛马不如的农奴,从此可以昂起头来,堂堂正正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藏族著名歌手才旦卓玛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遍祖国万里河山。
(3)发生在西藏的哪一历史事件使得翻身农奴把歌唱?这一事件使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 西藏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4)材料四中的三条公路修建于哪一时期?材料三、四反映的史实都是我国政府实行什么政策的体现?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科学家通过不懈奋斗、拼搏,创造了科技累累硕果,振奋了民心,树立了国威,也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能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蘑菇”云起,让国人远离核威胁)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声明中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一粒种子,让人们远离饥饿)
材料三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2)材料三中“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医药创新,让人们远离疼痛)
材料四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精神传承,让我们行动起来)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新中国以来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蘑菇”云起,让国人远离核威胁)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声明中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一粒种子,让人们远离饥饿)
材料三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2)材料三中“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医药创新,让人们远离疼痛)
材料四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3)屠呦呦凭借着“青蒿”获得了哪项国际荣誉而为国争光?(精神传承,让我们行动起来)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新中国以来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3.
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阶段的中国农民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政府在农村执行的什么政策或举措?
材料二 1958年的中国农村

(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中哪一幅所反映的内容是虚假的?当年我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3)观察材料三,描述从A到C,从C到D,从E到F,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归纳,影响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 当年,小岗村18个红手印,开启了一个火热的年代,大包干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直到今天,在农村地区,还广泛流传着“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的说法,话虽朴素,却蕴含着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改革创新。
材料一 不同阶段的中国农民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政府在农村执行的什么政策或举措?
材料二 1958年的中国农村

(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中哪一幅所反映的内容是虚假的?当年我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3)观察材料三,描述从A到C,从C到D,从E到F,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归纳,影响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 当年,小岗村18个红手印,开启了一个火热的年代,大包干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直到今天,在农村地区,还广泛流传着“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的说法,话虽朴素,却蕴含着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改革创新。
——詹勇2013年04月16日《人民日报》
(4)结合以上材料,你对“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改革创新”有何认识?
2.选择题- (共23题)
4.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1964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神舟5号”发射成功 |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D.导弹发射成功 |
5.
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种类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粮食 | 13213 | 14369 | 16392 |
棉花 | 69.2 | 103.1 | 130.4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9.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 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D. 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A. 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D. 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10.
自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二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①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
C.大跃进时期 |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
14.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完成 |
C.“一五计划”完成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16.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经济特区的设立 |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D.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18.
2018年,遵义某美术馆等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
①“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香港、澳门回归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①“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香港、澳门回归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0.
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 | D.②③④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22.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 |
B.华东军区海军 |
C.南海舰队 |
D.东海舰队 |
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
B.一个中国 |
C.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
D.军事力量强大 |
25.
香港、澳门的回归,其重要意义有
①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①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