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材料二 战争和土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内考验中国一切人、一切党派的两个“关”。战争“关”己经过来了,现在我们要过土改这一“关”
材料三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鳴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
材料四 ……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己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请规范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据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材料二 战争和土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内考验中国一切人、一切党派的两个“关”。战争“关”己经过来了,现在我们要过土改这一“关”
——1950年6月***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过土改这一“关’”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材料三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鳴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
——据央视纪录片《复兴之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新工业的发展,并分析国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材料四 ……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己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周恩来《195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材料二 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国记者如何避免类似“文革”那样的错误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2)据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本次讲话的历史背景。在这历史阶段,我们国家为“解决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实现科学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一 我们的宪法草案公布以后,将会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提高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1954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的讲话为哪次会议的召开作了准备?概括这次会议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材料二 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国记者如何避免类似“文革”那样的错误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2)据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本次讲话的历史背景。在这历史阶段,我们国家为“解决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实现科学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据材料三指出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什么?请概括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材料三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規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菅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材料四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2)综合香港回归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規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菅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据材料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材料四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宋哲
(4)材料四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选择题- (共25题)
4.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其中“特别”的意思是
A.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
B.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互不管辖 |
C.享有高度自治权利,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
D.香港、澳门分别与英、葡保持原有政治关系 |
5.
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
B.中国代表出席万隆会议 |
C.中日关系正常化 |
D.中美正式建交 |
6.
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这些东西……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A.“两弹一星” |
B.鞍山大型轧钢厂 |
C.大庆油田 |
D.籼型杂交水稻 |
8.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
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 |
9.
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王进喜 |
B.邓稼先 |
C.焦裕禄 |
D.袁隆平 |
10.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952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土地改革 |
B.1954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一届全国人大 |
C.1958年,小刚的父亲参与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
D.1978年,小刚的舅舅回国,遭到红卫兵批斗 |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13.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7.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④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
①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④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④①③ |
19.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元电荷,是{#blank#}1{#/blank#}(正、负)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blank#}2{#/blank#}个电子,它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它正、负电荷量{#blank#}3{#/blank#}(“相同”或“不同”).
20.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元电荷,是{#blank#}1{#/blank#}(正、负)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blank#}2{#/blank#}个电子,它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它正、负电荷量{#blank#}3{#/blank#}(“相同”或“不同”).
22.
“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基本法》的此条款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 | B.“一国两制”构想 |
C.“求同存异”方针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 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 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A.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 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 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24.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
27.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入平常百姓家”,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
B.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