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4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4

1.综合题(共3题)

1.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1)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如下图


(2)材料二反映了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哪两件大事?它们的回归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学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

﹣﹣新华社评论

(3)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4)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点)
2.
20世纪的中美关系复杂多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2)据材料二,中美双方达成什么共识?根据材料一、二,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3)请对材料三中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

材料二 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画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1世纪初,我国的钢、煤、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认识?

2.选择题(共22题)

4.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农村的某个地方传唱着这样一首打油诗:“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你认为这首打油诗创作的年代是(  )
A.“大跃进”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5.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的是(  )
A.参加万隆会议B.中美建交
C.重返联合国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
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该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7.
海军是海上作战的主力我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有(  )
①北海舰队
②东海舰队
③南海舰队
④北洋舰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的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9.
下表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利益于
年份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对外贸易(进出口)
381.4
1154.4
4722.9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1028.9
5935.6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0.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11.
“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
A. 研制原子弹   B. 参加石油会战
C. 治理兰考灾害 D. 培育杂交水稻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3.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
A.新中国成立后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14.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析”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段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16.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C.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7.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6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8.
“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19.
“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了中国的( )
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民族区域自治区D.直辖市
20.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是(  )
A.邓稼先B.袁隆平C.莫言D.屠呦呦
22.
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3.
“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
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
2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学前教育B.六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D.九年义务教育
25.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