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5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4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1)材料一是新中国建立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文件的内容,请写出这部文件的名称。根据这一文件党和政府开始土地改革,请问,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的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失误?
(3)材料三中安徽凤阳农民“又娶媳妇又盖楼”应感恩于我党哪一制度的实施?这一制度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哪一伟大决策?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和调整除了以上三步外,还有一次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及相关问题,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
材料二  周恩来总理在出席右图所示会议时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四  它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199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后……为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从材料三中找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
(4)材料四中的“它”指哪一国际组织? 2001年,中国在哪座城市承办过该组织的会议?

2.选择题(共17题)

3.
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A.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4.
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是   ( )
A.朝鲜爆发内战B.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C.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D.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5.
(题文)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6.
阅读下表,1955、195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解放后( )
A.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B.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D.三大改造
8.
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AB.BC.CD.D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1.
图为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A.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12.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恐惧的主要原因(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
尼克松在回忆他访问中国时说:“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于( )
A.1949年B.1971年C.1972年D.1979年
14.
2015年5月,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15.
1956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
宾说:“我们自己制造在飞机飞过去了。”这种飞机是(  )
A.歼5型运输机B.歼5型强击机
C.歼5型歼击机D.歼5型轰炸机
16.
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
A.书本B.电视C.报纸D.计算机网络
17.
下列成就中不属于“863计划”成果的是( )
A.嫦娥一号B.神舟七号C.天宫一号D.东方红1号
18.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
19.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主题为“中国种子”,旨在向全世界宣传杂交水稻,下列最适合担任该馆形象大使的是()
A.邓稼先B.王进喜
C.焦裕禄D.袁隆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