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市万宝学校(五四制)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094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选择题(共43题)

1.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D.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
在哪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国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
研制出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A.屠呦呦
B.雷锋
C.钱学森
D.焦裕禄
4.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
D.***周恩来
5.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6.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10月1日
B.9月30日
C.1月1日
D.7月1日
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1950年的《中国土地法》
B.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的《中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8.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9.
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则材料中的“消息”指的是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10.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和在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雷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1.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
A.知识分子
B.贫苦农民
C.领导干部
D.工人
12.
***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A. 雅克萨之战
B. 渡江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抗美援朝战争
13.
20世纪20年代,***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最早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4.
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在1956年制定的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政府
C.它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
D.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5.
“文化大革命”期间制造的最大一起冤案指的是
A.朱德
B.***
C.刘少奇
D.邓小平
16.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7.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四五运动
B.二月抗争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8.
北京同仁堂是创建于康熙八年的著名中药老字号,1954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问同仁堂是用哪种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 公私合营
B. 参加合作社
C. 参加人民公社
D. 走集体化道路
19.
下列成就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
A.沈阳第一机床厂
B.大庆油田
C.武汉长江大桥
D.川藏公路
20.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D.政企分开
21.
建国初期,***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大力发展轻工业
22.
1956年底,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其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3.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
D.三大改造完成
24.
《人民日报》报道:大庆油田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下列人物曾为“百年油田”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 王进喜
B. 孔繁森
C. 雷锋
D. 焦裕禄
25.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
A.新发展理念
B.新常态的科学判断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
26.
1992年,在 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国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7.
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我们能够梦想成真的原因是
A.中国教育发展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中国科技进步
D.中国外交成果显著
28.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经济政策不同
D.外交政策不同
29.
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30.
1980年,我国首批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指
①深圳
②汕头
③厦门
④珠海
⑤海南岛
⑥广州
⑦福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⑥⑦
31.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
A. 阶级斗争上
B. 经济建设上来
C.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上
D. 平反冤假错案上
33.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34.

读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5.

读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6.
一位工人兴奋的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大家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进行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对外开放
37.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 实行对外开放
B.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社会主义制度
38.
《大国脚印》网友心中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件事评选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为1981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
B.是邓小平的创造性构想
C.是为解决西藏、新疆等民族问题而提出的
D.为实现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39.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B.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0.
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1.
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巴黎和会
C. 万隆会议
D. 26届联大
42.
新时期的农民说,生活改善靠“两平”。为农民送来好政策的是邓小平,送来好种子的是
A. 蒋道平
B. 袁隆平
C. 吴阶平
D. 郎平
43.
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邓稼先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华罗庚

2.填空题(共1题)

4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请同学们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________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________年,中美建交。
(4)2001年12月,我国加入________,这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