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4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建国之梦)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选自歌面《东方红》

(1)材料一中告诉我们***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新中国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强国之梦)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2)材料二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与中国共产党的哪一历史性决策有关?
(3)材料二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1992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崛起之梦)
材料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共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4)中国梦的提出者是谁?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5)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国防、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请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
代表人物
取得的成就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世纪70年代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015年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我们耍学习这些科学家身上的哪些精神?
材料二:漫画《三代赶集》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选择题(共23题)

3.
下列选项中,不能属于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成就的是
A.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B.话剧《茶馆》
C.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D.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
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1950年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
1956年,中共八大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下列各项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的重要工程或科技成就的是
A.修建了兰新铁路
B.大庆油田建成
C.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
D.大亚湾水电站开始发电
6.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下列选项不属于实现中国梦必须做到的是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符合中国国情
D.凝聚中国力量
7.
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国将会实现的目标有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成为发达国家
D.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8.
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总方略是
A.改革开放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9.
由下面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
我国基本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A.民法
B.宪法
C.商法
D.刑法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一支部队是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被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A.空军
B.陆军
C.海军
D.火箭军
12.
为了加强国际交往,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资金,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相继建立五个经济特区,除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之外,还有
A.大连
B.海南岛
C.福州
D.天津
13.
“双百”方针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成为新中国哪一领域的重要方针
A.经济建设
B.国防外交
C.文学艺术
D.民族宗教
14.
以下框内容为主题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5.
“文革”中他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件冤案得以平反。上文中的他是指
A.刘少奇
B.林彪
C.贺龙
D.彭德怀
16.
2018年2月,新华社报道“天宫、神舟、天舟、嫦娥、蛟龙、天眼、慧眼、大飞机。…相继涌现。五年来,中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以上内容反映“新发展理念”内涵中的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共享
17.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增强企业活力
C.实行对外开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朝鲜战争给***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使他能统一全国。”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D.鼓舞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19.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A.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统一
B.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D.挫败了列强分割西藏的计划
20.
为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1.
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是(  )
A.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大锅饭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关键是(  )
A.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第一届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2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25.一位母亲给13岁的儿子买了一部手机作为生日礼物,并以书信的方式与儿子“约法三章”。

亲爱的儿子:

    生日快乐!

    我想你现在肯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而兴奋。你已经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孩了,所以妈妈认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这部手机。但是,接受这个礼物的同时你必须接受必要的约束。只有这样,妈妈才能把你抚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能和现代科技“和平共处”的男子汉。希望你能理解,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约束。

    ①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场合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②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辱别人的语言:

    ③不能沉迷手机,用手机上网时,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尽量下载一些经典的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

    ④在办公场所要讲究礼仪……

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上约定的话,妈妈只能将这部手机收回!
爱你的妈妈

5月20日

运用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