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39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1

1.综合题(共1题)

1.
朝鲜半岛问题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进行武装干涉,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决定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
材料二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

(2)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是国家的脊梁和民族的记忆。请你任选图片中的一英雄,简介他的英雄事迹。
材料三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到:“(中国抗美援朝)这个胜利,是在对方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完全掌握着制空权的条件下取得的,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如此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所带来的益处超过了代价。”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中国抗美援朝是“冒险”?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益处”。

2.选择题(共18题)

2.
“这次成功的实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里的“这次成功的实验”应是指中国(   )
A.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
下图是建国初期张贴的一幅宣传画,根据它宣传的内容,可以判定它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A.1950年
B.1952年
C.1959年
D.1961年
4.
宣传画深深打上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A. 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 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 改革开放的历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5.
“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由此可见,第一个五年计划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在美国的封锁下难以取得成功
6.
1953-1956年我国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7.
泰来机制面粉厂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改名为“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该厂改名的时间大约是20世纪(  )
A.40年代B.5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
8.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中国几十年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或许称得上是最具勇气的一次变革,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文中的“这次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9.
在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发展实现了历史大跨越。1980年,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自由贸易试验区
10.
(题文)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承包的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美丽的海港城市厦门,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D.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人注目
11.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参观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风趣地提问:“这台机器姓‘社’还是姓‘资’?” 他意味深长地说:“这台设备原来姓‘资’,因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现在它姓‘社’,因为在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这段话
A.强调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C.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D.指出了姓“资”姓“社”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12.
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13.
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C.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   D. 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
14.
2018年3月21日到26日新北市市长朱立伦率领新北市访问团到江苏和上海等地参访。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上海与朱立伦先生见面,双方就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加强两岸城市交流合作等深入的交换了意见。“九二共识”是
A.和平统一方针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两岸相互尊重、互补互利原则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5.
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高度评价1972年访华的田中角荣首相,他说:“田中先生……是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他比尼克松勇敢。”田中首相“比尼克松勇敢”是指
A.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新中国建交B.在尼克松之前访问新中国
C.1971年10月投票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访华期间即与中国建交
16.
“诗人外交家”周南回忆了他当年亲历与英国就香港回归谈判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深情地说:“抚今追昔,更加感到香港顺利回归,首先要归功于邓小平同志的领导。小平同志总是在关键时刻、在关键问题上,做出了关键的指示。”材料表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是
A.有利的外部环境B.友好国家的帮助
C.综合国力的提高D.决策者的作用
17.
(题文)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向毛主席汇报:“他高兴地走了。他说他这一周改变了世界。”毛主席说:“哦?!是他改变了世界?哈哈,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他们在议论的事情是
A.基辛格访华B.尼克松访华C.中国重返联合国D.中美建交
18.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以下“中国声音”中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政策
1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出现这一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②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③城乡人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