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3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选择题(共24题)

1.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明确概括和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3.
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A.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A. 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
A.五四运动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7.
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以下各项说明这一点的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8.
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②大跃进一日千里,总路线光芒万丈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④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④①②③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9.
“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A.总路线的公布
B.八字方针提出
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
10.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共八大提出这一主要任务的依据是
A.巩固新中国政权的需要
B.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要求
D.“左”倾思想的指导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
A.民族平等
B.文化自信
C.宗教自由
D.历史自信
13.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4.
阅读“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逐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5.
下图是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请你从下面备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该语句是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16.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并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全面落实八项主张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7.
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A.政教合一的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特别行政区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开国大典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万隆会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20.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会议
21.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C.两岸关系的发展
D.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2.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图判断,这一“转折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外交胜利
B.中国代表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3.日光灯启动时,在旁边的半导体收音机中会听见“喀哒”的声音,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4.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歼5型歼击机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第一批解放牌汽车D.杂交水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