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1949年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54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大会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1958年5月5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材料一中1949年召开这次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初步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2)材料二中的“大会”指什么会议?据材料二,指出该会议的作用。
(3)对比材料二,三,材料三的论断在哪一方面对材料一的论述作了修改?这种修改造成了严重后果,请你联系1958年~1976年的重要史实任举一例说明。

(图一:1949年开国大典;图二: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图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四: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阅读图一,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二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
(3)图三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政治上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4)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材料二下图: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生死状”。

材料三(1992年)十四大闭幕前后,海内外舆论给予广泛报道并高度评价,称这是20世纪末重要的历史事件。普遍认为邓小平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2011年第9期《党史纵览》卓爱平
材料四1978—2008年,中国用短短的30年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30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解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
请回答:(1)材料一“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为什么会让“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2)材料二中小岗村的“生死状”,是中国农村开始走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见证,那么我国在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3)材料三中“认为邓小平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请你联系所学列举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至少三点。
(4)参考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中国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世纪复兴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5)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2.选择题- (共22题)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 B.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
C.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 | D.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西藏和平解放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D.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
A.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 | B.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
C.台湾乘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 | D.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
A.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 | B.让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生产 |
C.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 D.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 B.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D.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A.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 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
A.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 D.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
张党代会纪念邮票,其主题关键词表述的最恰当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 |
B.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新时代 |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科学发展观 |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刘少奇冤案得到平反 | 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
B |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C | 邓小平南巡讲话 |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中国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并展开竞争 |
A.A | B.B | C.C | D.D |
A.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邓小平南方讲话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