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3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4

1.综合题(共3题)

1.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经济: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  ① 个五年计划。  ②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政治:1954年制定的《 ③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科技:经过两弹元勋图一    ④  等科学家的探索,1964年,我国第一颗 ⑤    爆炸成功。吃饭靠“两平”图二中人物是   ⑥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他被誉为   ⑦  


(4)综上所述,从以上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

2.

   读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一中的①②⑤内容补充完整?

(2)图二是特别行政区区旗,请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哪两国手中收回港澳主权?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材料三: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难以忍受的歧视和凌辱。

(1)材料一图中所示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存?被称为什么?它在古代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请再举出一个这个古国的文明成果?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这是古代哪一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献?从法典内容看,它维护的是谁的利益?法典中体现了该王国的一大特征是什么?该文明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材料三反映了古印度的什么制度?是什么人制定的这一制度?他们制定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影响?

2.选择题(共14题)

4.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人们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观念的变化
B.西方文化的影响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城市化进程加快
5.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C.“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变迁
6.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现代的社会生活D.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已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8.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 )
A.“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D.“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
10.
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
①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②企业经营好职工收人就多
③经营承包责任制
④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2.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13.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
C.半坡文明D.河姆渡文明
14.
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  )
A.古代埃及人B.苏美尔人
C.雅利安人D.蒙古人
15.
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在(  )
A.约公元前4000年B.约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18世纪D.约公元前2500年
16.
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
C.楔形文字、种姓制度D.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
17.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的首都在(   )
A.哈拉帕B.巴比伦C.摩亨佐·达罗D.华氏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