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2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中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①写出“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部队的司令员是谁?
②中国军队赴朝鲜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③最著名的战役是哪次?
④这支中国部队被誉为什么?
⑤“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2.
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在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势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3.
30年前的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哪一年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23题)

4.
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肃清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5.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D.改革开放
6.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生于1950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生于1960年,取名文革
7.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不包括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采用公元纪年D.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8.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结束
B.南京解放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9.
1950-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A.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11.
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地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2.
我国彻底废除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事件是()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文革”中发生的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是
A.邓小平B.彭德怀C.刘少奇D.周恩来
14.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
C.***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5.
1953-1957年我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重工业B.交通运输业C.民用工业D.轻工业
16.
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搜集了以下资料,其中不适合采用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B.沈阳飞机制造厂
C.长江三峡水利工程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7.
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共八大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中共七大
18.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个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大跃进”运动时期
19.
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
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原因是()
A.掀起大跃进运动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2.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3.
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城市是()
A.广州B.上海C.深圳D.海口
24.
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个框架的核心是
A.民法B.宪法C.经济法D.刑法
25.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曾响彻大江南北。据此问题回答题
【小题1】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
A.当年视察南方时的讲话
B.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小题2】以下内容不属于1992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内容是
A.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B.特区姓“社”不姓“资”
C.发展才是硬道理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26.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