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中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①写出“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部队的司令员是谁?
②中国军队赴朝鲜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③最著名的战役是哪次?
④这支中国部队被誉为什么?
⑤“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中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①写出“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部队的司令员是谁?
②中国军队赴朝鲜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③最著名的战役是哪次?
④这支中国部队被誉为什么?
⑤“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2.
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在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势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1)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3.
30年前的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哪一年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哪一年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23题)
6.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 B.生于1950年,取名援朝 |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 D.生于1960年,取名文革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
B.1949年、1952年 |
C.1949年、1954年 |
D.1949年、1956年 |
21.
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原因是()
A.掀起大跃进运动 |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22.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25.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曾响彻大江南北。据此问题回答题
【小题1】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
【小题2】以下内容不属于1992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内容是
【小题1】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
A.当年视察南方时的讲话 |
B.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C.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D.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A.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 | B.特区姓“社”不姓“资” |
C.发展才是硬道理 | D.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