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1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0

1.综合题(共3题)

1.
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写的作文的标题和主要内容,读后回答问题。
(一)一唱雄鸡天下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二)一穷二白绘蓝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旧中国科学技术极其落后,几乎没有像样的科学研究机构。很多有志于科学事业的知识分子也就只好到海外飘零……但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摘掉了“贫油帽”,戈壁滩上升起蘑菇云…
(三)昂首步入新时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建设之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综合实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党的十五大之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建设之路”的伟大旗帜,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四)改革开放富起来
4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请完成下表。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

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广州、上海、青岛等城市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或环渤海地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据第一个材料,结合过渡时期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重大举措,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纪元。
(2)据材料二及其史实,回答为改变我国落后的农业国的现状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材料中的“戈壁滩上升起蘑菇云”指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中邓小平“建设之路”指的是什么?
(4)材料四①②分别代表什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
国家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3)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应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
在全球外交的定位系统里,中国书写着变化,从曾经的闭关锁国被边缘化,到重新走上世界舞台,再到走近舞台中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起到了什么作用?
(2)图二“乔的笑”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一事件?
(3)图三尼克松此次访华时中美双方签署了什么文件?
(4)综合以上材料,上述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2.选择题(共29题)

4.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5.
“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正义的胜利,邪恶的失败。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新中国的基础奠定了。没有这场战争,也不会有60年的和平。”下列哪些场景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这场战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下面邮票纪念的事件是
A.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B.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7.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9.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中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10.
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由此可见我国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B.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
宪法应是“限权(力)之法”,是“众法之法”,也是“根本大法”,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尊严。新中国迈出了宪政法治第一步的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2.
与“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股份制改革”相关的学习课题是
A.政治体制改革
B.法制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农村新貌
13.
农民张大伯回忆过去是“村里没电话,大道尽坑洼,屋里点灯蜡,听戏找喇叭”;笑谈现在是“农户家中有程控,坐在床前看电影,电脑炒股在农家”。中国农民生活质量发生巨变应该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D.中共八大后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又积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建立经济特区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5.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中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16.
“红手印对于小岗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4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人,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分田到户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史实的是
A.小岗人获得了土地所有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B.小岗人的做法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小岗人的做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小岗人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17.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不是我国省级行政区中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A.内蒙古
B.宁夏
C.云南
D.西藏
18.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军旗,中国海军在未来的战略任务大致涵盖了三个层次:即近海防御(黄水)保护领海和领土完整与权益(绿水)和确保中国海上生命线的畅通(蓝水)。它的首支部队是
A.南昌起义的部队
B.井冈山会师后的部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北海舰队
19.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这“五项原则”的是
A.***B.周恩来C.尼赫鲁D.吴努
21.
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利
D.一国两制
22.
"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时间观念的增强
C. 通讯手段的进步
D. 消费观念的变化
23.
“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邀游太空
24.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华罗庚C.邓稼先D.袁隆平
25.

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26.

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27.

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28.
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文明名称:古印度文明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文明名称:古印度文明
出现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
著名人物:汉谟拉比
文明代表:空中花园
文明类型:大河文明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代表
29.
追求民主政治,建立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追溯人类历史,民主制度的探索由来已久。下列古文明区域中较早开始民主制度探索的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30.
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31.
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
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
④保护商人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辛酸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