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农村改革
材料 农村改革以前,农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①人民公社制度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④农村改革前和改革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影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驟。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争论》(1940年1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标志性事件分析“第二步”的胜利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2)据材料二,指出发展“工业化”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辉的起点”是指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建国后“严重挫折”产生的根源。
(4)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梦的实践进程中获得的启示。
2.选择题- (共31题)
A.全国开始了“大跃进”的高潮 |
B.政府很重视重工业建设 |
C.国家正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
D.当时很多地方都在进行三大改造 |

A.中国人民终于洗雪了百年来的国耻 |
B.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C.推翻三座大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D.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①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开始把利润大部分上缴国家 |
B.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开始把利润小部分上缴国家 |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集体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
B.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D. 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材料一: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材料二:在改革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解放农奴。”在审定改革方案时,他又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三: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价计算,仅值6.5亿卢布,但到1905年,农民共交付了20亿卢布。因此,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A.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B.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 史实 | 结论 |
A | 土地改革 | 消灭了私有制 |
B | 三大改造 |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C | “一五”计划 |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
D | “大跃进”运动 |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A. A B. B C. C D. D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一国两制的确立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A. 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D. 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A.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 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