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16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5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巳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前党和全国人民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十年,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其间,虽然遭受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摘自中共新闻网

材料三:1967年1月初,在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下,上海市的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大权。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为党的九大作准备召开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举行,在党内生活极不正常的状况下,会议批准了在江青、康生、谢富治把持下炮制的关于刘少奇问题的“审查报告”,给刘少奇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宣布“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含冤病逝。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材料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1)材料一所述内容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依据材料一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2)材料二中,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其间,虽然遭受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哪三个重要油田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文化大革命”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什么?

(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两个关键词能为我们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提供重大警示价值?

2.选择题(共23题)

2.
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但一切美好蓝图的实现,都要靠实干。中共十九大提出的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B.落后的农业国和先进的工业国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  )
A.建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
B.成立了海南经济特区
C.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D.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4.
有人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下列对“一五”建设模式认识正确的是(  )
A.工业和农业并重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注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
5.
某同学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后,作了下边这幅漫画,这幅漫画反映的内容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人民民主进入全新阶段。据此我国建立了(  )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党的民主集中制度
7.
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这个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以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D.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0.
***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11.
《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是前外交部长黄华崇自撰写的个人传记。全书生动翔实地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细节,包括外交部的拨乱反正。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D.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2.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
A.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3.
***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以下内容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决定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D.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14.
两幅图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
A.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冤假错案的平反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D.“两个凡是”的方针
1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如果对这场战争的结局写一篇社论,你会写(  )
①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说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④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6.
如下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发动文化大革命
B.开国大典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17.
2018年3月29日,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2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60多年后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在中华大地上安息。当年,志愿军战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土”B.“钢铁卫士”
C.“党的好战士”D.“最可爱的人”
18.
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9.
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
小丽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21.
依据统计数字,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的9%,据此得出的结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 农业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反腐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
为了整顿课堂纪律,七年级(2)班召开主题班会。你觉得哪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最适合在这个班会上宣讲(  )
A.罗盛教B.黄继光C.邱少云D.孔繁森
23.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 股份制的生产组织
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24.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党的诞生 B. 打开国门 C. 南巡讲话 D. 高举旗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