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运动?写出这一运动依据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2)材料二发生在哪一运动中?这次运动中,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材料三: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35亿吨。

(3)材料三中的数据突出地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结合上图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材料四: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4)材料四中的数据说明,安徽凤阳县的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这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制定农业政策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二:为了完成1958年1070万吨钢铁指标,全国上下热情高涨,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动员约9000万人上山,砍树挖煤找矿,建起上百万个小土高炉、小土焦炉,用土法炼钢……当年全国钢产量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只有800万吨。
在各种 “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出现这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谈谈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此次会议上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材料二: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10课
(2)材料二中“走自己的道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材料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我们怎样做才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的更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材料一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神化般地崛起座座城”指的是我国政府所建的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广东省境内的有哪些?后来我国又增设了哪一个经济特区?
材料二: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特区的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说明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么形成的?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选择题- (共22题)
A.促进朝鲜统一 |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
C.为了保家卫国 |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
C.农村停产革命 |
D.农村实行“大包干”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
②大庆油田建成,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③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④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从无到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
①、经济高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困难
③、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1949年《共同纲领》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国宪法》 |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60年代 |
C.20世纪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 |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 B.没有制定法律 |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 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
A.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 | B.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
C.实行三步走战略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设立上海浦东新区 |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
A.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 |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 | D.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 |
A.抗美援朝万民有责,保家卫国全户光荣 |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 D.高歌时代进行曲,实践科学发展观 |
①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