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材
材料二:它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1)开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
(2)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哪些探索?
(3)说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伟大的成绩?
材料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教材
材料二:它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1)开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
(2)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哪些探索?
(3)说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伟大的成绩?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农村和发展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建国以来,党对农村经济政策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一)回顾历史
(1)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新解放区进行了 。
(2)1953年,党和国家通过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3)1958年,党中央又对农村经济进行重大调整,发动了 。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随后在农村逐步实行 。
(二)总结成就
党对农村政策多次调整中,你认为哪些措施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三)感悟历史
学习了这段历史后,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
(四)献计献策
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请你结合实际,为当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回顾历史
(1)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新解放区进行了 。
(2)1953年,党和国家通过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3)1958年,党中央又对农村经济进行重大调整,发动了 。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随后在农村逐步实行 。
(二)总结成就
党对农村政策多次调整中,你认为哪些措施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三)感悟历史
学习了这段历史后,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
(四)献计献策
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请你结合实际,为当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几点建议。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三十多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材料二: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和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中最大的是哪个?
(2)图一和图二各代表了什么历史事件?
(3)现在,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怎样的格局?
(4)说一说我国的对外开放给你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三十多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材料二: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和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中最大的是哪个?
(2)图一和图二各代表了什么历史事件?
(3)现在,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怎样的格局?
(4)说一说我国的对外开放给你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什么影响?
2.判断题- (共1题)
4.
找出下列叙述中的史实错误,并加以改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使我国的农村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由于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改革加强了企业责任制,将企业推向市场。随着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错误1: 改正:
错误2: 改正:
错误3: 改正:
错误4: 改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使我国的农村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由于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改革加强了企业责任制,将企业推向市场。随着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错误1: 改正:
错误2: 改正:
错误3: 改正:
错误4: 改正:
3.选择题- (共23题)
7.
下图所示:土地改革时期,农民分得了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树立地界牌。这得益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第一个五年计划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8.
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获得解放后的喜悦心情,歌曲中的农奴“翻身”是指 ( )
A.人民解放军向西藏进军 |
B.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北京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D.西藏和平解放 |
10.
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
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 |
13.
1954年9月,王军的爷爷作为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此次会议很可能是 ( )
A.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D.中共八大 |
14.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 ②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③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我国继《共同纲领》之后的又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①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 ②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③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我国继《共同纲领》之后的又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15.
张翼同学在探究“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时,列出了以下四条,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共产风”长期发展的结果 | B.民主法制不健全 |
C.***对国内外形势判断错误 | D.林彪、江青等野心家推波助澜 |
20.
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当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 )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
B.满足人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21.
刘凯的爸爸是一名中共党员,他能最早拥有一部印有“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内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应该是在 ( )
A.中共十二大后 | B.中共十三大后 | C.中共十四大后 | D.中共十五大后 |
2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这时期诞生的法律文献有( )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⑤ | D.①②③④⑤ |
2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4.填空题- (共2题)
28.
在新中国的巩固和建设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人物,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
(2)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是——
(3)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
(2)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是——
(3)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