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1.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力的大国”。下列著名科学家中,为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①邓稼先
②钱学森
③袁隆平
④屠呦呦
①邓稼先
②钱学森
③袁隆平
④屠呦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
“依照中国的传统,男子二十谓之弱冠(即成年—引者注),今天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年礼。”文中的“今天”应是
A.1997年7月1日 |
B.1999年12月20日 |
C.2017年7月1日 |
D.2019年12月20日 |
3.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国人民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A.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B.新中国成立 |
C.西藏和平解放 |
D.抗美援朝胜利 |
5.
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年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年 | 7% | 0.1% | 7.3% | 53.4% | 32.2%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B.中共八大成功召开 |
C.“大跃进”运动 |
D.人民公社会化运动 |
6.
“从吃的方面看,粮食人均消费量1966年为381斤,1976年为383斤,比最高的1956年409斤分别低28斤和26斤。”材料描述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状况发生于
A.三大改造后期 |
B.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
C.“大跃进”高潮阶段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
A.作出了工作中心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决策 |
B.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错案 |
C.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
D.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
10.
下列各项中,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相关的举措包括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重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重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1.
20世纪90年代,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A.两会确立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
B.两会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
C.促成了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
D.直接促成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面 |
13.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有
①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巩固了人民政权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①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巩固了人民政权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