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某校准备并展“直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此活动,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人物篇)
(1)下列图中的历史人物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分别写出两位人物的姓名以及分别体现了什么精神?

(探索篇)
下面四副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

(2)根据图片信息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党和国家制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成就篇)
(3)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任举两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的建设成就。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感悟篇)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人物篇)
(1)下列图中的历史人物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分别写出两位人物的姓名以及分别体现了什么精神?

(探索篇)
下面四副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

(2)根据图片信息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党和国家制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成就篇)
(3)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任举两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的建设成就。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感悟篇)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4题)
3.
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外交历程,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①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①④② |
D.①③④② |
5.
下表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利益于
年份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对外贸易(进出口) | 381.4 | 1154.4 | 4722.9 |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 | / | 1028.9 | 5935.6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
6.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上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 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 |
C.“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 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
7.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
D.“文化大革命”结束 |
8.
20世纪20年代,***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
右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 %)。其中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以下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 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 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C. 体现了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D. 有利于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A. 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 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C. 体现了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D. 有利于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11.
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土地所有权变化 |
B.经济体制的变革 |
C.乡镇企业的出现 |
D.农民积极性提高 |
12.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机会,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3.
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依然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
A. 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 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 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 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A. 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 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 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 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