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1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7

1.综合题(共3题)

1.

   2019年,祖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在党的七届二中金会上的重要报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2)材料二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为此,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制定了什么计划?请列举该计划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政造也在高速进行。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

   历史上的许多改革,都是对包含所有制、经营管理方式及分配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进行探索、调整,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此法律颁布后,在农村进行了哪一事件的实践活动?

材料二:安徽风阳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的一个冬夜,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搞起了“包产到户”

(2)小岗村农民的做法,体现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

(3)综上所述回答,这两次农村改革的异同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三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这位高级将领是谁?

(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了哪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有哪些?

2.选择题(共17题)

4.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B.海南经济特区的成立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5.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
B.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
C.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新理念
6.
八年级(2)班3组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自主权”“承包责任制”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本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  )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7.
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D.“文化大革命”
8.
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能反映文化大革命时代的是
A.“公私合营、三大改造”
B.“大跃进、放卫星”
C.“走资派、红卫兵”
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9.
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②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部 
③美国飞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出兵朝鲜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10.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11.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12.
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13.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B.“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D.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14.
1958年,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严重失误出现的原因是( )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
《我的父亲焦裕禄》一书以女儿焦守云的视角回望了父亲的一生。书中,焦裕禄的事迹应该包括
A.建设大庆油田
B.研制原子弹
C.治理兰考“三害”
D.培育杂交水稻
16.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中药企业之一,国家对其的改造形式是(   )
A.没收B.公私合营C.生产合作社D.租赁
17.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8.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19.
前国家领导人***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
人民。1980年,与深圳一起获得优惠的经济政策而“扶摇直上”的城市是( )
A.珠海、厦门、汕头B.珠海、汕头、广州
C.上海、汕头、厦门D.珠海、海南、厦门
20.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人们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解锁共享单车,获得单车的使用权。这种消费行为(    )

①坚持了绿色环保的消费原则   
②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③获得了共享单车的部分价值   
④变更了共享单车的所有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