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材料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哪次大会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怎样的发展观?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材料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哪次大会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怎样的发展观?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材料二: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会作出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新战略,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倾错误方针。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依据材料一,写出会议上确定的指导方针。大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哪三条路线?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意义?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材料二: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会作出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新战略,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倾错误方针。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依据材料一,写出会议上确定的指导方针。大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哪三条路线?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意义?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年,中国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这个华北平原上普通的村庄(温泉屯)随着风云一时的女作家丁玲名扬天下,在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它的名字叫“暖水屯”。记者分别奔赴当年土改中的样板村,实地探访“土改第一村”60年的今昔变迁。温泉屯的60年,像一册未经编纂的历史底稿,散乱地记录着居于庙堂之高的政治理想作用于农村世界时的真相,丁玲只是给它开了个头,却始终无法抑或是不肯续写。……它所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两年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1)这个触及“农之根本”的大动作是什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什么文件实施这一“大动作”?
(2)随后,温泉屯农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一“大动作”的实质变化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揭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的?
材料:1950年,中国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这个华北平原上普通的村庄(温泉屯)随着风云一时的女作家丁玲名扬天下,在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它的名字叫“暖水屯”。记者分别奔赴当年土改中的样板村,实地探访“土改第一村”60年的今昔变迁。温泉屯的60年,像一册未经编纂的历史底稿,散乱地记录着居于庙堂之高的政治理想作用于农村世界时的真相,丁玲只是给它开了个头,却始终无法抑或是不肯续写。……它所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两年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1)这个触及“农之根本”的大动作是什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什么文件实施这一“大动作”?
(2)随后,温泉屯农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一“大动作”的实质变化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揭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的?
2.选择题- (共19题)
6.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最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
B.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
D.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
19.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意味着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 B.实现了中国大陆基本解放 |
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 D.结束了西藏农奴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