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四项)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四项)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两个年度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与1952年相比有什么变化?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现实生活中,早稻可能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吗?当时出现材料二所示报道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两个建议。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两个年度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年度 | 粮产量 | 棉产量 | 钢产量 | 煤产量 |
1952年 | 1.64亿吨 | 130.万吨 | 135万吨 | 0.65亿吨 |
1957年 | 1.95亿吨 | 164万吨 | 535万吨 | 1.3亿吨 |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与1952年相比有什么变化?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现实生活中,早稻可能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吗?当时出现材料二所示报道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两个建议。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革”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两个反党集团所利用的一场内乱。据估算,十年的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但我国国民经济仍有一定的进展,如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修建、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
材料二:我国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文革”发生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材料中提到的“两个反党集团”分别指的哪一个反党集团?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原因。
(3)材料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遭到了重大损失,但又提到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这矛盾吗?为什么?
材料一:“文革”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两个反党集团所利用的一场内乱。据估算,十年的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但我国国民经济仍有一定的进展,如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修建、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
材料二:我国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 工业总产值 | 国家财政收入 |
1966年 | 2534亿元 | 558.7亿元 |
比上年增加 | 17.3% | 24.4% |
1967年 | 2104.5亿元 | 419.4亿元 |
比上年下降 | 近10% | 25% |
1968年 | 2015.3亿元 | 361.3亿元 |
比上年下降 | 4.2% | 13.9%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文革”发生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材料中提到的“两个反党集团”分别指的哪一个反党集团?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原因。
(3)材料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遭到了重大损失,但又提到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这矛盾吗?为什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如下

(1)材料一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指出的?此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的名称是什么?此则材料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又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3)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主持人,请为材料三中的英杰楷模颁奖。你会把“最佳公仆奖”“最佳创业奖”“最佳服务奖”分别颁发给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材料一:目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如下

(1)材料一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指出的?此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的名称是什么?此则材料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又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3)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主持人,请为材料三中的英杰楷模颁奖。你会把“最佳公仆奖”“最佳创业奖”“最佳服务奖”分别颁发给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2.选择题- (共20题)
5.
小超暑期随父母去湖北旅游,想去看看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便借助手机地图査找到了这座桥的位置。该桥修建于
A.民国时期 |
B.一五计划期间 |
C.文革时期 |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7.
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
A.实施“一五”计划 |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 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9.
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10.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 焦裕禄 B. 袁隆平 C. 邱少云 D. 邓稼先
A. 焦裕禄 B. 袁隆平 C. 邱少云 D. 邓稼先
12.
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手工业合作化 |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一五”计划 | D.土地改革 |
14.
2016年,中国空军开始装备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隐形战斗机歼-20,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也是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重大进步。新中国成立后,将发展重工业作为基本任务是在( )
A.大革命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一五”计划时期 |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8.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它产生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它已经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国界,被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它是( )
A.五四精神 | B.长征精神 |
C.延安精神 | D.雷锋精神 |
2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2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