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 中国 | 英国 | 美国 |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 18% | 4.1% | 2.8% |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 5年 | 24年 | 15年 |
(1)试描述材料一表中反映的工业状况?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请分别列举一项一五计划期间在交通方面和工业方面的成就。
材料二 如下图。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2.简答题- (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选择题- (共24题)
3.
“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奶奶说:‘很久以前,大家都很穷。我们穿的衣服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何时吗( )
A.“一五”计划期间 | 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4.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
7.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
C.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
10.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 B.国家独立富强了 |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
1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年份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业总产值 | 461 | 510 | 535 | 575 | 610 |
A. 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
在进行主题为“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5.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
今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0周年。如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A. 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 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 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 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
农业 | 4.5 | 52.8 | 43.5 |
轻工业 | 12.8 | 29.6 | 29.2 |
重工业 | 25.4 | 17.6 | 27.3 |
A. 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 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 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 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
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
胡绳说:“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是一心想中国富强的。问题是他过分相信了革命可以解决一切,不断革命,继续革命。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作者对“文革”的认识不包括( )
A.“文革”是错误的革命 | B.“文革”结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契机 |
C.“文革”应该被否定 | D.“文革”也取得成果,应该肯定 |
22.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对深圳发展经验的肯定,也是对整个经济特区政策的肯定。在这之后,我国( )
A.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迅速建立珠海经济特区 D. 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
A.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迅速建立珠海经济特区 D. 在内地各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
23.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 B.经济特区的设立 |
C.浦东的开发开放 |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24.
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25.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