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四: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场景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二中的话是彭德怀在哪场战争结束后讲的?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什么?1988年,我国增设哪个地方为经济特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三: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如下图
材料五:“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这建设规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课本知识,中国“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具体是哪两个事件?
(4)根据材料四的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依次写出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哪些运动?我们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5)根据材料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哪次会议上被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什么作用?
2.选择题- (共13题)
A.“两个全面”战略 |
B.“实现共产主义” |
C.“三步走”战略 |
D.“两个一百年” |
①创新
②公平
③协调
④公正
⑤绿色
⑥开放
⑦共享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③④⑤⑥⑦ | C.①③⑤⑥⑦ | D.①②③④⑤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A.1949年《共同纲领》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国宪法》 |
A.建立人民公社 | B.实行赎买政策 | C.建立合作社 | D.实施公私合营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