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9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6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列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下列反映的是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就?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二和图三中“入社”的“社”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2.
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摘自《亚心网》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
(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2.选择题(共15题)

3.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A.“两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三步走”战略
D.“两个一百年”
4.
如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5.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
①开国大典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①②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7.
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新生政权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D.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8.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9.
20世纪20年代,***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四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11.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五十年代B.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D.八十年代
12.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 1669 年,以配方奇特、制作 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 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 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进行三大改造
13.
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   )
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D.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4.
《我的父亲焦裕禄》一书以女儿焦守云的视角回望了父亲的一生。书中,焦裕禄的事迹应该包括
A.建设大庆油田
B.研制原子弹
C.治理兰考“三害”
D.培育杂交水稻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析”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段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16.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和平发展的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共产主义道路
17.
(题文)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