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下列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下列反映的是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就?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二和图三中“入社”的“社”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材料三: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摘自《亚心网》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
(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2.选择题- (共15题)
A.“两个全面”战略 |
B.“实现共产主义” |
C.“三步走”战略 |
D.“两个一百年”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A.中共“十二大” | B.中共“十四大”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
A.五十年代 | B.六十年代 | C.七十年代 | D.八十年代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进行三大改造
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
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 D.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
C.从“以阶段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