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9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了由重点→由点到线→点线面结合→全方位,最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根据材料一,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对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材料二中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材料一  1978年上半年在全国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很快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这次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有利于农村政策的拨乱反正,以及农业经营方式重大变革的酝酿……小岗人“大包干到户”不怕高压,不怕冒坐牢危险,为的是走出一条“完成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新路子,冲破了两个“不许”(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的束缚,在全国农村改革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树起了“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敢走新路、敢于担当”的大包干精神……1979年地委在凤阳召开大会,期间参观考察了小岗村后,地委书记王郁昭宣布,大包干的确更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允许小岗千三年,继续进行试验……1980年5月,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充分肯定了凤阳县的大包干。

——摘自《中国农村改革源头探究一一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到户》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620
 
材料三 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在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材料一中的小岗人“大包干到户”是指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简述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在2002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国共产党两次重大会议,说出这两次会议的名称?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结合材料三写出“谈话要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简要概括伟人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判断题(共3题)

3.
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选择题(共10题)

6.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A.“两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三步走”战略
D.“两个一百年”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C.人民公社化——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义勇军进行曲》B.《大路歌》
C.《毕业歌》D.《黄河大合唱》
9.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和“邻人”分别是指
A.日本和朝鲜
B.美国和朝鲜
C.美国和韩国
D.美国和越南
10.
“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由此可见,第一个五年计划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在美国的封锁下难以取得成功
11.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12.
1987年到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13—19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会议内容的共同点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创新
D.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
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由此,中国开始了
A. 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B.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对外开放的伟大事业
14.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2001年出现创业高潮是因为(  )
A.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邓小平南方讲话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